社會情緒學習-蘇東坡
若要邀請學者演講的話,我想蘇軾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,他絕對是絕佳例子,他的人生歷練是最好的典範。
1.自我意識︰
他在政治失意時(烏臺詩案),通過詩詞和文章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思想,展現對自身情緒的高度敏感與理解。
從定風波中“也無風雨也無晴”,表達了他對困境的看破與超然態度。或許他人生體會到就算是淋雨也是一場快樂。
2.自我管理︰
在黃州貶官中,他轉換心境,種地自足,甚至創作美食,如東坡肉,就算之後貶到海南島,還能挖掘美食,享用生蠔,用美食轉換情緒。
3.社會意識︰
同理心對待,苦民所苦,莫忘世上苦人多,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條件。他在惠州時為當地修築水利,深受百姓愛戴。
4.人際關係技能
他常保持樂天個性,善於風趣幽默與人交流。
蘇東坡以自我覺察與情緒調節應對困境,展現"同理心"、"幽默感"和"責任感",成為活生生典範。同時也提醒我們,情緒與社會能力的發展是跨越時空的智慧,或許我們常認為較聰明的人容易"痛苦",但大智慧的人更容易讓人"快樂",快樂與痛苦都是自找的,何不轉換心境一念之差讓人生過的更美好。
留言
張貼留言